滿族百科

滿族小百科

「滿洲」「三仙女」「驍騎校」「阿其那」「秀女」「下馬碑」「苑副」「 哈什馬」『尼山薩滿傳』「猞猁猻皮」「祭天」「祭神」「納蘭性德」「滿族的十項特徵」「八旗」「努爾哈赤」 「星期」「渾托和」「筆帖式」「覺羅」「覺羅學」「哈哈」「愛新覺羅」「哈番」「哈哈珠塞」「穆昆達」「木蘭」「關公」「薩滿」「東珠」 「黃冊」 「滿文」「健銳營」「布特哈」

「滿洲」(manju)。「滿洲」一詞的創製,當初是為了諱稱明朝的「建州」,而有所掩飾。這點可由《武皇帝實錄》上「滿洲」的註解「南朝誤名建州」,看出端倪。然而史學界關於「滿洲manju」一詞的解說,逐項條列出來,至1993年為止,累計已達十六種之多,包含「滿洲」有:珠、豬、滿仲、勿吉、靺鞨、滿節、瞞咄、文殊師利、滿住等意思,眾說紛紜。然而經過考察,從構詞上看,「滿洲manju」的「滿man-」是一個蒙文詞頭「我們man-」,「洲-ju」則是一個滿文詞尾「人-ju」,組合這二者,「滿洲manju」就是「我們人manju」,或者是「我們女真人manju」。另從天聰初年《舊滿洲檔》中塗改、諱飾的案例可知,多處可見「我們」、「女真(諸申)」、「金」刪改為「滿洲manju」的痕跡,反而得以了解「滿洲manju」的真正涵義,就是「我們金國女真人」。雖然構詞上的解釋,不可能包含有「金」或者「金國」的意思,不過靠著塗改過的《舊滿洲檔》,解讀許多「同義詞」關聯,可確認「滿洲manju」有「金」或者「金國」的涵義。關於滿洲的歷史分期。清代「滿洲」一詞的涵義與分期上,以滿洲與文殊的關係區分最為明顯,可以大致分為三期:第一期、努爾哈齊時代的「建州期」。第二期、皇太極的「金國期」。第三期、乾隆皇帝藉西藏丹書「皆稱曼珠師利大皇帝」的敬語,將「滿洲」與「文殊」二者結合,重塑「滿洲」,是為「文殊期」。(2015/01/09)

「三仙女」(ilan sargan jui enggūlen, jenggūlen, fekūlen):天聰九年(1635)五月初六,《舊滿洲檔》中紀錄了一則可稱為〈三仙女〉的故事。其中三位仙女的名字,暗藏著玄機。分析的結果是:大仙女「恩古倫enggulen」為滿文的「子嗣enen」,二仙女「正古倫jenggulen」是「父親jeje」,小仙女的「佛庫倫fekulen」,是「女陰fefe」。經過解謎,三位仙女的名字代表著兒子、父親、母親。三仙女人名裡之所以會藏著謎語,可能是黑龍江虎爾哈說書人穆克希克,為迎合皇太極「由天而生」的需求,利用講述滿洲起源故事的機會,將布庫哩雍順變身成為平凡人,使皇太極需求落空,以一雪虎爾哈部戰敗之恥。而〈三仙女〉謎語的出現,不只使滿族謎語研究的內容,更為豐富,也使以往認定滿族〈三仙女〉神話是「只知其母,不知其父」的母系社會觀點,顯然難以成立。(2014/03/12)

「驍騎校」(funde bošokū):2012年 8 月 24 日 ( 星期五 ) 下午,與那思陸教授相約聚會於台北市徐州路46號市長官邸藝文沙龍。那教授是山東青州駐防滿族後裔,他說他祖父是「分得撥什庫、正六品」,不清楚漢名算是什麼官。其實「分得撥什庫」滿文拼音是「funde bošokū」,意思是「funde替代 bošokū領催」。領催一般算是士兵,不是軍官,所以職官志中查閱不到。領催滿語稱為撥什庫,源自滿文「bošombi趕馬」,意思是「趕馬人」,是佐領裡面的文書會計,通常以士兵馬甲中優秀識字的充任。而「分得撥什庫」,名稱雖與撥什庫相近,卻是基層軍官,功能是協助佐領作戰,漢名為「驍騎校」。據《清史稿校註》卷一百二十四、志九十九、職官四所述:「驍騎營八旗都統,初制正一品,後改從一品。滿、蒙、漢軍旗各一人。副都統,正二品。旗各二人。參領,正三品。副參領,正四品。俱九十有六人。滿洲、漢軍各四十人,蒙古十有六人。佐領,正四品。驍騎校,正六品。俱千一百五十有一人。滿洲各六百八十有一人,蒙古各二百有四人,漢軍各二百六十有六人。」、「雍正元年改滿文固山額真為固山昂邦。梅勒章京稱副都統,牛彔章京稱佐領,分得撥什庫稱驍騎校,並定都統、副都統員額。」、「山東駐防副都統一人。雍正十年置,駐青州。舊有將軍。乾隆二十六年省。城守尉一人。駐德州。協領四人。佐領、防禦、驍騎校各二十人。」可知駐防山東青州的官員中,確實有驍騎校的官職,且與那教授祖父的官銜品級「分得撥什庫、正六品」相當吻合。(更新:2012/10/15)

「阿其那」(akina):允禩是康熙的第八個兒子,由於在政治上「結黨妄行」,同黨「氣勢大增」,威脅到雍正皇帝的統治,終於引發了嚴厲的還擊。雍正除了一方面下令革去允禩的黃帶子,削籍離宗;另一方面命令他更名為「阿其那」,「以示媿辱」。近三百年來,對「阿其那」一詞涵義的猜測頗多。綜合整理之後可以看出其中有四種說法較為普遍:(一)、蕭一山先生《清代通史》的「狗」說。(二)、玉麟先生在〈“阿其那”、“塞思黑”二詞釋義〉一文中的「像狗似的趕走」說。(三)、富麗女士在〈“阿其那”、“塞思黑”新解〉一文中「去馱的畜生」說。(四)、沈原女士的「夾冰魚」說。張華克先生則從滿文文獻及「阿其那」一詞產生的時間上著眼,認為很可能是雍正受到春節期間猜燈謎習俗的影響,雍正即興以仇敵一詞(kimun bata),經過滿文「圓形謎語」方式,將之轉變為一個謎底「阿其那」(akina)。詳見:「張華克,〈「阿其那」與滿文謎語〉,《歴史文物: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》,(台北市 : 中華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,2011.04,第213期),頁22-33。」(2011/04/15)

「秀女」(sargan juse):清代制度規定,選入宮中的女子,分為兩種:由八旗戶籍選出來的叫做秀女,地位較高,可以選妃立后;由內務府包衣佐領下選出來的叫做宮女(gung ni nehU),地位較低,僅供內廷使令,每年閱選一次。挑選秀女,限於八旗戶口之中,三年一屆,請旨閱選。清初規定,凡京職滿洲、蒙古、護軍領催以上,漢軍筆帖式、驍騎校以上,外任同知、游擊以上,駐防副都統以上,現任官員之女,身無殘疾,且未纏足者,始能報明戶部備選。除在北京的先行報明本旗外,其外任官員的女兒,必須先期送到北京。參加閱選秀女的年齡,多在十二、三歲以上,過了十七歲,就算是高齡逾歲了。合乎標準的女子送到宮中,乘車入神武門,到達順貞門外恭候,由太監按班引入。 以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『滿文本雍正朝起居注冊』雍正八年三月初六日一段記載為例,「gulu Sanggiyan i manju gUsaci bayara cangling ini sargan juse be gidaha amala geli beye gercileme tucibume boolaha be dahame baicame tucibuhekU nirui janggin elge jurgan de afabufi baicame gisurebuki seme wesimbuhede, 正白旗滿洲都統奏:護軍常靈隱瞞繡女,後經首報,應將不行查出之佐領二格等,交部查議一摺。 」「秀女」(sargan juse)在清宮的正式寫法是「繡女」,與一般習見的寫法不同。但是不管以「秀女」還是「繡女」來表達,其對映的滿文均寫成sargan juse音為 薩爾罕珠子,意思就是「女孩子」,不會有任何差異。(2011/01/27)

「下馬碑」(morin ci ebure eldengge vehe):下馬碑的作用在表示對皇權、聖賢的尊敬。在中國傳統社會中,如果建築物前立了下馬碑,則任何人來到此處,都要下馬、下轎,步行通過,以表示崇敬之意。例如:明十三陵大紅門兩側各有下馬碑一座,上刻「官員人等至此下馬」文字。清永陵是清王朝的祖陵,有四塊下馬碑,碑體上用滿、蒙、漢、藏、回五種文字刻著:「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」。北京東華門出紫禁城門外立有一座下馬碑,上面書寫:「文官下轎,武官下馬」。清東陵的慈禧陵下馬碑刻的文字是「官員到此下馬」。這些下馬碑的作用,都與皇家威儀有關。有別於皇室的威權,立於孔廟前的下馬碑則在於闡明孔子的崇高地位。孔子是萬世師表,人們對孔子的尊敬其實遠遠超過了一朝一代的皇家。台南孔廟存有下馬碑一件,是台灣現存三件孔子廟下馬碑之中保存得最為完整的一座。這座下馬碑是康熙二十六年(一六八七年)奉旨設立的,現在立於孔廟東邊大成門的左側,也就是台南市南門路二號的路旁。花崗石碑額刻彤日祥雲紋飾,看起來尊崇威嚴。碑文採取滿、漢文字合璧的形式,陰刻凹入,填紅色油漆,相當醒目。滿文在左,漢文在右。銘文的漢文是:「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」,滿文為:「bithe coohai hafasa cooha irgen i urse ubade jifi morin ci ebu」,滿文直譯是「文武的官員們、軍人黎民等、這裡來後從馬上下來」。滿、漢文字合璧下馬碑的存在,證明了滿文「文以載道」的功能,與漢文之間並無差異。(2008/01/06)

「苑副」(ilhi da):高雄劉亦麟先生轉經屏東劉深先生來電詢問,他的先人擔任過清朝七品官員,名為「宜其達」,當年在清東陵任職,不知道是什麼職銜?經查各項典籍,最接近「宜其達」的官銜滿文為「ilhi da」。可以還原音譯成「苑副」或是「副總管」。「苑副」一職是清朝的七品官,屬於文職。而「副總管」官銜佔五品缺,是個軍職。「苑副」一職這類官員都在內務府所轄單位如頤和園、靜明園、靜宜園、奉宸苑、瀛台、永安寺、樂善園等處工作,屬於文職。清史稿志九十三職官五內務府:「圓明園總管事務大臣,無員限。特簡。其屬:郎中、主事各一人,員外郎二人,苑丞六人,六、七品兼用。苑副十有六人,七、八品兼用。」另清史稿志九十三職官五內務府記載:「東陵所屬盤山總管一人。從五品。乾隆二十九年置。內圍千總、六品。委署千總七、八品兼用。」並未設置「副總管」,且與劉亦麟先生的先人擔任過清朝七品官員較低的職位不符,所以這個「宜其達」應該就是「苑副」沒錯。(2007/11/01)

「 哈什馬」(Hasima):滿語音譯,是一種淡水龍蝦,學名東北螯蝦Cambaroides dauricus(如下圖一),原產中國松花江一帶,由於環境遭受破壞,已經列入瀕臨絕種動物。哈什馬體內有一種小石頭,稱為蝲蛄石,是中醫使用的藥材。哈什馬可提煉油,作為高級補品,肉可食用,大陸夜市最常見販售的「麻辣小龍蝦」,以及台灣各個水族館裡供觀賞用途的「螯蝦」,學名都叫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(如下圖二),算是哈什馬的親戚,外觀與哈什馬十分類似, 只是比較大些,是從美洲引進的外來種。哈什馬和中國林蛙同名而異種,因為當地東北方言把「中國林蛙」也叫做哈什馬。

圖一

圖二

『尼山薩滿傳』(nisan saman i bithe):就是用滿文寫成的薩滿收魂的故事,黑龍江、松花江一帶赫哲族、滿族中普遍流傳著這個故事。巴勒杜巴彥員外的兒子色爾古岱費揚古,有一天出外打獵的時候,他的壽限未到,冥府閭羅王卻看他俊秀可愛把他的靈魂捉去當養子。尼山薩滿受巴勒杜巴彥員外的託付過陰追魂,把神鼓拋到水裡,變成一隻船,渡過了江河,通過三道鬼門關,抵達閻羅王城,請來大鶴神,把正在城內玩耍的色爾古岱費揚古的靈魂抓出來,放入色爾古岱費揚古的軀體。他很快就活了過來,感覺好像睡了一覺,做了很長的夢。而尼山薩滿卻因為得罪了冥府閻羅王,讓尼山薩滿死去的丈夫出來,要求還魂,而尼山薩滿死去丈夫的軀體已壞,尼山薩滿做不到,受到婆婆的控訴,而被皇帝下令處決。

「猞猁猻皮」(Seben gurgu i furdehe):名貴毛皮之一。明時謂「土豹」,其形類野貓,體稍大,耳有長毛,白花色,皮可製裘衣。多棲息在黑龍江、松花江流域諸山中。滿族先世女真及後來稱赫哲、鄂倫春等少數民族皆捕獵。清入關前,已把其列為貢品,供皇室之需,亦作賞賜物,獎給有功將吏。

「祭天」(abka be wecembi):滿族祭祀活動。薩滿祭祀的此項活動主要是在院東南樹神杆撒米殺牲祭之。清代皇室除在祭祀翌日院中樹杆祭之外,還在堂子樹杆祭之,向天神祈求賜福。

「祭神」(wecembi):滿族祭祀活動。舊俗民間薩滿在朝、夕祭祀神位,有的以滿文籠統寫神靈者;清朝宮廷薩滿祭祀在朝祭中祭神為上天之子、佛、菩薩、關帝等,夕祭中祭神為穆里罕、喀屯諾延、七仙女等。其目的在追念功德、祈請神靈賜福。

「納蘭性德(1655-1685)」:原名成德(ceng de),因避清康熙太子胤礽(in ceng)名改性德(sing de),字容若,號楞伽山人,正黃旗滿洲人,康熙進士,官一等侍衛,康熙朝大學士明珠之子。少習騎射,稍長工詩詞,曾從姜宸英、徐乾學諸名家。譽為「清初第一詞人」。納蘭善騎射,好讀書。詞以小令見長,多感傷情調,間有雄渾之作,也能詩。所作『格高韻遠,極纏綿婉約之致』,藝術造詣頗高。悼亡諸詞,一字一句,更是感人尤深。他生於順治十一年〔1655〕,於康熙二十一年〔1685〕得急病死,年僅三十一歲。有《通志堂集》。詞集名《納蘭詞》,有單行本。又與徐乾學編刻唐以來說經諸書為《通志堂經解》。

納蘭性德作品『夢江南』:昏鴉盡,小立恨因誰?急雪乍翻香閣絮,輕風吹到膽瓶梅。心字已成灰!

「滿族的十項特徵」(manjusai juwan hacin encushUn arbun):

一、 父母都是滿族,而且自己的配偶也是滿族,所謂滿族須有滿文家譜為證。

二、 剃髮束辮,穿寬大的直統旗袍。

三、 出門常騎馬,精於射馬步箭。

四、 住房院內有影壁,立有供神用的索羅杆,屋裡北、西、南三面有炕,長者住西炕。

五、 平日飲食,吃小米乾飯和黃米餑餑,逢年過節吃餃子,農曆除夕必吃手扒肉。

六、 平時見長輩行打千禮。平輩親友相見,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禮。

七、 會跳空齊舞,唱滿語歌,玩嘎拉哈。

八、 信仰多神的薩滿教,生病時找薩滿跳神驅邪。

九、 能以滿語自述旗籍身分。

十、 會唸滿文十二字頭,書寫自己的滿文名字。

「八旗」(jakUn gUsa):

一、正黃旗 gulu suwayan

二、鑲黃旗 kubuhe suwayan

三、正白旗 gulu Sanyan

四、鑲白旗 kubuhe Sanyan

五、正紅旗 gulu fulgiyan

六、鑲紅旗 kubuhe fulgiyan

七、正藍旗 gulu lamun

八、鑲藍旗 kubuhe lamun

「努爾哈赤」 :努爾哈赤(1559-1626)亦寫作努爾哈齊,滿語意為野豬皮。姓愛新覺羅氏,號淑勒貝勒。滿語「sure淑勒」,聰明意,滿語「beile貝勒」清初有譯為「王」者,故有「聰睿王」之稱。出身女真貴族世家,青少年時期家道中衰,曾以採集山貨為生,多次到遼東馬市交易及進京朝貢,受漢文化影響頗深,兼通漢、蒙文字。萬曆十一年(1583)明軍攻打古勒城阿台,父、祖歿於戰亂。明廷以誤殺其父祖故准其襲建州左衛指揮職,賞敕書三十道。時女真社會出現統一趨勢,遂以遺甲十三副起兵統一女真各部。政治上一面與明朝保持臣屬關系,一面採取遠交近攻策略,先後征服建州女真全部及海西、東海女真大部。經濟上推廣部落屯田及牛彔屯田,以及開礦冶鐵發展生產。軍事上於萬曆四十三年(1615),創立正黃、正紅、正白、正藍及鑲黃、鑲紅、鑲白、鑲藍八旗軍制。文化上於萬曆二十七年(1599),命額爾德尼、噶蓋在蒙文基礎上創制滿文,稱無圈點滿文或老滿文。萬曆四十四年(1616),在赫圖阿拉,滿語意為橫崗,今遼寧新賓縣境稱汗,建國號大金,史稱後金,建元天命。三年(1618),以「七大恨」公開反明,翌年,獲薩爾滸之戰大捷,是年,諸部始合為一,滿族共同體體基本形成。六年(1621),進佔遼東,實行「計丁授田」制,並大批編設莊園。十年(1625)奠都瀋陽。十一年,圍攻明寧遠城不克受傷,同年八月病歿於距瀋陽四十里之璦雞堡,清尊為太祖武皇帝,康熙元年(1662年)改謚為高皇帝。滿語「nurhaci」讀「努爾哈赤」和讀「努爾哈齊」都對,因為東北口音「赤」「吃」都接近「齊」,故歷史書上記為「努爾哈赤」並無錯誤,只是現代人用標準語音來念,會感到有些奇怪而已。

「星期」:星期的表示法,傳統滿語裡沒有,所以會有些歧異發生。在新疆伊犁察布查爾縣有一種寫法,可以參考:singci i ujui inenggi星期一、singci i jai inenggi星期二、singci i ilaci inenggi星期三、singci i duici inenggi星期四、singci i sunjaci inenggi星期五、singci i ningguci inenggi星期六、singci inenggi星期日。

「渾托和」(hontoho):指滿族八旗包衣牛彔中由包衣頭目,即包衣大、包衣長所率領的軍隊。為包衣的基本成員,也稱管領下人、包衣下人或包衣佐領下人。這類兵丁的來源,有戰爭俘虜、罪犯、分拔、占取、賞賜或置買的人口及後來的投充者,包括滿洲人、漢人和蒙古人,身分為奴籍,低於旗分牛彔人丁的家奴和家僕。清朝定都北京後,分為二等:上三旗的稱內務府屬,下五旗的稱王公府屬。他們是滿族皇帝及王公貴族的私屬,任務是分管內務府宮廷洒掃糊飾、倉庫出納、酒菜器皿等供用事務。隨著滿族貴族政治、經濟權力的擴大,包衣身分有所提高,在糧餉、任職方面同旗分牛彔兵丁一樣。至清中、後期,他們同皇帝、內務府官員結合更加緊密,已經形同一體。

「筆帖式」(bithesi):清代職名。源於滿語Bithe,漢譯為書、文,清代各衙署中之低級官員,掌翻譯及各種文書事務。

「覺羅」(gioro):清制,奉努爾哈赤父塔克世為大宗,稱其直系子孫為宗室。塔克世之父覺昌安兄弟六人,俗稱六祖,彼等之子孫,除宗室者外,均稱覺羅。覺羅以繫紅色帶子為標誌,故又稱「紅帶子」。

「覺羅學」(gioroi tacikU):清代官辦學校之一,專為皇家子弟所設。前設「宗學」,招其皇室近支子弟,而此則招其遠支即「覺羅」子弟。始建於雍正七年(1729),規定滿洲八旗各設學一所,共八所,學生名額共三六○名。准八歲至十八歲覺羅子弟入校學習滿漢文,兼習騎射。學生可與官學生同應歲科考及鄉、會試,並考用中書筆帖式。光緒二十八年(1902),改並為學堂。

「哈哈」 (haha):漢義為男人、男丁。吳振臣『寧古塔紀略』:「男人曰哈哈。」。

「愛新覺羅」 (aisin gioro):滿族姓氏。民國後改漢字姓「金」、「趙」、「肇」、「羅」、「艾」等。世居今遼寧省新賓縣一帶。原為建州女真之一姓,據傳其始祖為布庫里雍順,按清制以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直系子孫為「宗室」,束金黃帶,後俗稱「黃帶子」;塔克世伯、叔、兄、弟之後裔為「覺羅」,束紅帶,後俗稱「紅帶子」。其族籍由宗人府掌管,族人載入『玉牒』,並在政治、經濟等方面享有各種皇室特權,清亡後特權廢除。愛新覺羅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是屬於滿族姓氏,而且還是最核心的「滿洲宗室」。然而據調查,新疆伊犁察布查爾縣第八牛彔中趙姓鄉長一家,雖是正牌的愛新覺羅氏,不過趙鄉長現在已經屬於錫伯族人了,並不算滿族,這實在會讓一般人感到有些意外的。

「哈番」(hafan)又作哈封。漢義為官,有頂戴者。楊賓『柳邊紀略』:「寧古塔滿洲呼有爵而流者曰哈番。哈番者,漢言官也。而遇監生生員,亦以哈番呼之,蓋俗原以文人為貴。」

「哈哈珠塞」(hahajuse):亦作哈哈珠子。哈哈珠子是單數,哈哈珠塞則是複數。滿文haha(哈哈):男人;juse(珠塞),孩子們、兒子們。漢義為男孩們。『寧古塔紀略』「小廝曰哈哈珠子。」。清廷皇子讀書的上書房,例選八旗中幼童輪班入值,侍候師傅茶食之事,職務類似書童,號為哈哈珠塞。『佳夢軒叢著‧管見所及』記載:「國初宗室不如是之尊也。凡下五旗宗室俱隸本旗王公包衣下當差,護衛、典儀至披甲、護軍不等,出則為之引導,處則為之守護。且有挑為哈哈珠塞,日供掃灑侍巾櫛者,無論叔伯兄弟,本王公俱奴視之。」又福格『聽雨叢談』卷十二;「皇子及諸王侍叢小臣中有曰「哈哈珠子」者,清語為幼男之稱,名雖幼男,亦非年屆十八歲弗用,僅存其義而已。

「穆昆達」(mukUn i da):。mukUn(穆昆):幫、本宗一姓、宗族之族、群;i(的);da(達):頭目、首領、根、本。漢義為一族的頭目或首領,漢名為族長。官名。薩英額『吉林外紀』卷三載:清代前期,「庫雅喇伊徹滿洲率族眾來投者,遂編其穆昆達為世襲佐領」,「穆昆達,漢語族長也」。設立族長,教其族人。規定「每佐領下,各設族長,管束同族之人。其獨戶小族,即令兼管,由都統於男爵以下世職官、及舉人、貢監生員、護軍領催內揀補」。其職司「繼嗣則審其序,歸宗亦如之,正其氏族。凡襲官則列其家譜,與其名」(『光緒會典』卷八十四)。又宗人府內設有總族長一職。

「木蘭」(muran):漢義為哨鹿的哨子。「每歲仲秋之候,鹿始出聲而鳴,效其聲以致之,曰哨鹿」(『清朝文獻通考』卷二百七十)。招引鹿群來,進行圍獵。清代「畋獵之制,歲有常期,於圍場較獵之中,寓治兵振旅之意」(『康熙會典』卷一百六)。秋狩即木蘭。從康熙年間始,至咸豐時期止,每年均要舉行秋狩之典,行圍大獵二十天。每當搜獵木蘭時,皇上「於黎明親御名駿,命侍衛等導入深山壘嶂中,尋覓鹿群。命一侍御舉假鹿頭作呦呦聲,引牝鹿至,急發箭殪斃,取其血飲之。歷朝因之,繩法先猷,永遠遵行」。(清昭槤著{嘯亭雜錄,卷一、卷七)又口外圍場名。木蘭圍場地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圍場縣,範圍包括今承德市北二○○里的圍場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的克什克騰旗、昭烏達盟和豐寧縣的一部分。初時,於圍場行「哨鹿圍」,即滿語的「木蘭」,因此圍場又稱為木蘭圍場,久之而成地名。康熙二十年(1681),正式設木蘭圍場。根据境內野生動植物分布及自然特點,選擇三面或四面環山的地區,劃分為七十二「圍」(獵區),遠近相距二、三十里不等,最近的僅六七里。其建置按八旗,分四正四隅,以一營房統五卡倫,分地稽察。每年皇帝率王公大臣及外藩少數民族的台吉(王)在此行「春蒐」、「秋獮」(獮音險)等大規模的圍獵活動。時圍場多以蒙古人充獵人及雜役,清帝則賞賜黃馬褂、孔雀翎等。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六年(1690-1697)七年間,曾五次北巡,駐蹕於此;乾隆皇帝於乾隆三十六年(1772)在此立下「永安莽喀」(行獵地名)碑,記載了行獵的活動。圍場不限於圍獵,實為滿族皇帝及其王公貴族駐蹕娛樂的行宮。

「關公」(guwan mafa):是三國蜀漢大將關羽,字雲長,河東解縣(今山西運城)人。死後被佛教神化,尊為關公、關帝,俗稱關爺。據『佛祖統計』卷六『智能傳』,天台宗智頻在當陽(今屬湖北)玉泉山建舍,「見二人威儀如王,長者美髯而奉厚,少者冠帽而秀發」,乃關公父子,請於近山建寺,寺成,為關羽授五戒,遂為伽藍神之一。認為其能濟危扶困,樂善好施,並能佑作戰獲勝。『三國志通俗演義』滿文譯本在滿洲社會廣泛流傳,對於關公的忠義故事,可謂家喻戶曉。滿語稱「爺爺」為「mafa」,漢字音譯作「瑪法」。關公,滿文譯作guwan mafa,漢字音譯作「關瑪法」,意思是關爺爺。而「關瑪法傳奇」在滿族長篇說部中,內容豐富,其飲食用具、穿著服飾以及生活禮儀,都已滿族化。在滿族社會中,關公就是一位頗具滿族個性的神祇,關帝崇拜盛行於遼東後,也以忠義神祇的形象登上了薩滿信仰的神壇。由於清代歷朝皇帝的提倡忠君思想,關帝的地位不斷提高,中原漢族崇拜的關帝,也成了清朝的保護神。從遼東地區關帝廟到處林立的事實,可以說明滿族對關帝的頂禮膜拜,已經超越了民族情感。關帝不僅登上了薩滿信仰的神壇,同時也進入了滿族的社會生活,有不少的家庭都喜歡以關帝命名,以祈求關帝的默佑。後來滿族的瓜爾佳氏,其漢字音譯多作關姓,在關姓氏族社會裡,多以關帝廟作為家廟。關帝崇拜在滿族社會的日益普及,有助於滿漢文化的同化及民族的融合。台灣滿族中關姓人士也相當多,其中較有名者為關中先生。關中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智囊,第九屆考試院副院長。連戰與關中的關係匪淺,連戰口中常說的關二爺指的就是關中。公元二千年連戰競選總統失敗,關中也立即辭去考試院副院長的公職,頗有關公掛印封金的豪情。當年關公掛印封金反映了關羽一不圖金銀,二不圖官爵,只把他與劉備的兄弟之情和主臣之義看得重於一切的高尚品格。而關中辭去考試院副院長的做法,咸認為正是關帝忠義精神的再現,也頗獲得族人認同和讚許。

「薩滿」(saman):薩滿是滿語音譯,意為狂舞之人。滿族及整個通古斯語族的人均以是稱巫師。分為兩種,大薩滿和二薩滿。大薩滿上過刀梯,宣稱可使神靈附身,即能除邪魔病患,進行跳神活動,故又稱「跳神薩滿」。二薩滿又稱「家薩滿」,多主持家族的祭祀活動。薩滿最初為女性,後漸為男性取代,但至今仍有女薩滿。跳神薩滿以跳神治病為職業,家薩滿主祭祀,多由族中有聲望的人或族長擔任。清代宮廷薩滿多由宗室或上三旗官吏婦人擔任,稱為「薩滿太太」。跳神作法的民間巫術根據『尼山薩滿傳』、『一新薩滿』等故事的敘述,可以了解北亞各民族多相信人們的患病,主要是起因於鬼祟為厲,倘若惡鬼捉食了人們的真魂,則其人必死。薩滿作法過陰,只限於軀體尚未腐爛的病人,才肯醫治,而且被捕去的魂靈也僅限於壽限未滿者,始能倚靠法術令其附體還魂,不同於借屍還魂的傳說。此外,從薩滿降神作法的儀式可以了解,其信仰儀式是屬於一種原始的跳神儀式。薩滿口誦祝詞,手擊神鼓,腰繫神鈴,札立助唱神歌,音調配合,舞之踏之,然後身體開始顫抖,神靈附身,薩滿即開始喋喋地代神說話,傳達神諭。薩滿魂靈出竅也是經由跳神儀式來進行的,當神靈附身及魂靈出竅時,薩滿軀體即進入一種昏迷狀態,並停止呼吸。進入地府後,魂靈領著眾神渡河過關,在陰間到處尋找死者的真魂,最後帶回陽間,推入本體內,讓病人復活痊癒。錫伯族薩滿則多為女性,至今仍舉行跳神、治病、算命、祈福等業務。錫伯族薩滿的產生,是以大病初癒者居多,受神靈感召而在一夕之間變成薩滿的。錫伯族薩滿的特色是通曉滿語神歌,能根據現場情況創造歌詞,並做適當儀式的處置,與患者或信徒間的互動關係自然良好,頗有心理治療功效。而東北滿族的薩滿僅能背頌固定歌詞及儀式,服飾裝備雖華麗齊全,然流於形式,只有觀光價值,因此這兩種薩滿間功能並不是相同的。

「東珠」(tana):在滿族社會裡,東珠是最名貴的寶珠。東珠,滿文寫作「tana」。珍珠,滿文寫作「nicuhe」,也是一般珍珠的通稱。東珠為河蚌所生,珍珠為海蚌所產,故東珠和珍珠不同,兩者不能混為一談。東珠產於我國東北,而以吉林、黑龍江境內松花江、混同江、牡丹江、嫩江、璦琿等江及其支流所產者最多、最為名貴,這些江河,統稱為「捕珠河」。桐城人方觀承作『松花江行』寫道:「松花江,江對面,布塔年年採珠獻,清泥破霧有多名,漁人偷識光如電。」可以說明松花江採捕東珠的盛況。因東珠產於東北松花等江及其支流,所以也被稱為「北珠」,以別於南方湘粵產的「湖珠」。翰林院侍講高士奇撰『扈從東巡日錄』指出松花江一帶,土產人參,水出北珠。打牲壯丁,夏取東珠,秋取人參,冬取貂皮,以給官府之用,北珠和人參、貂皮同為東北的貴重特產,也是進呈朝廷的貢品,所以又稱北珠為「貢珠」。東珠的色澤,常見的有白色、有天青色、有淡青色、有淡金色、有粉紅色等等,而以勻圓瑩白有光者為最名貴。滿洲正白旗人阿桂等撰『欽定滿洲源流考』記述說:「東珠出混同及烏拉,寧古塔諸河中,勻圓瑩白,大可半寸,小者亦如菽顆,王公等冠頂飾之,以多少分等秩,招寶貴焉。」寧古塔舊城,濱臨虎爾哈河之曲,河內多蚌蛤,盛產東珠。『寧古塔紀略』記載一則故事說:「有兒童浴於河,得一蚌,剖之,有大珠徑寸,藏之歸。是夕風雨大作,龍繞其廬,舒爪入牖,攫取其珠而去,風雨頓上。」牖就是窗戶,而故事中的大珠,當然就是一顆具有靈性的東珠了。女真人及其後裔滿族,都以採捕東珠為傳統產業,很早就已經開始採捕東珠作為進貢朝廷和邊境互市的珍品。閩縣人林壽圖撰『啟東錄』指出契丹強盛時,女真人每年以北珠、貂皮等物貢於契丹。遼國天祚帝嗣位後,驕汰奢侈,宮中競尚北珠。宋人徐夢莘撰『三朝北盟會編』有一段文字描述採捕北珠的情形說:「北珠美者,大如彈子,小者若梧子,皆出遼東海汊中,每八月望,月如晝,則珠必大,乃以十月方採取珠蚌,而北方沍寒,九、十月則堅冰厚已盈尺矣,鑿冰沒水而捕之,人以病焉。」東珠又具藥用價值,『本草綱目』稱其藥用時「功效最高,藥中上品。」故向為古代帝王及清朝王公貴冑所看重,把它當作高級的藥品和飾物,或用以鑲嵌在三宮六院的玉器上,或賞給勛戚功臣以別等秩,或頒賞外藩以示寵絡,用途繁多。明神宗萬曆十六年(一五八八),清太祖努爾哈赤征服完顏部領有建州全境後,即開始以土產東珠、人參、紫貂等物,在撫順地方,和漢人互市,兵食遂日益富強。茅瑞徵撰『東夷考略』論及東珠使努爾哈赤致富的原因說:「長白山在開原城東南四百里,其嶺有潭,流水下成湖陂,湖中出東珠,今其地為建酋奴兒哈赤所有,故建酋日益富強。」奴兒哈赤即努爾哈赤。『長白山江岡志略』記載松花江支流富兒河採捕東珠的經過說:「天命朝四旗兵隊,月夜渡河,見水中火光點點,密如星布,眾疑為怪,趨而過,及岸回視,光明如故,急歸營所。有白旗一兵,名富爾汗者,告本旗牛彔曰:此河產珠,今夜光必珠光也,何妨入河取之。牛彔率本隊返入河中,按火光探採,果得蛤蚌,視之皆珠,盡力索取,所獲無算,大者如鴿卵,及曉不見。後以珠易銀,充作兵餉,知者以為蛤珠獻采,實有天助。」文中的「天命朝」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大金國,「牛彔」,指的就是滿洲正白旗的佐領,而所謂的「蚌蛤」也是兩種不同的東西,傳統上說「形長曰蚌,形圓曰蛤」。富兒河的東珠,大如鴿卵,明如火光,實在是寶。東北地區盛產東珠,成為滿族的重要財富,也是滿族興起的動力之一。台灣地區,河流短急,不適湖珠生產。而澎湖的海域,由於水質純淨,沒有污染,卻也能推展珍珠養殖業,且行之有年。澎湖養珠業除了飼養當地土產的企鵝貝及黑蝶貝之外,還引進了國外的馬氏貝和白蝶貝,四種珠貝的成長和存活率都不錯,因此珍珠產量可觀。「養珠」是相當昂貴的珠寶,價值與東珠不相上下,除了深受名媛淑女的青睞外,也為澎湖的海洋觀光業帶來了更豐富多彩的內容。

「黃冊」 (suwayan cese):滿文也可以寫成(黃檔冊suwayan dangse),清代滿族戶籍檔冊之一種。清制規定,凡滿族宗室生有子女,每三個月要報宗人府一次,上面寫明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時辰,嫡庶次第,本人名某,母某氏,具冊送呈。滿洲宗室親王以下至輔國公由長史等官開送,鎮國將軍以下至閒散宗室由族長開送,由宗人府造入黃綾裱背的檔冊,故謂之黃冊。黃冊兼滿漢文字,存者硃書,歿者墨書。本網站王怡仁先生提供的滿文資料寶玉家譜圖二、滿文fuSeo, booioi ne tuwaSara hafansiraha、漢譯:福壽,寶玉(初次)現襲雲騎尉一文中,黑色墨書福壽名,紅色硃書寶玉名,可以知道家譜建立之時,福壽已歿,而寶玉尚存,這份資料就是當時滿文戶籍檔冊書寫習慣的佐證。宗室遇有繼嗣、婚嫁、爵秩襲替等,亦需如例呈報,以便在黃冊上及時註入或修改。和黃冊類似的檔案還有稱為紅冊(fulgiyan cese)的,也是清代滿族戶籍檔冊的-種。清制規定,凡滿族覺羅生有子女,每三個月要報宗人府一次,上面寫明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時辰,嫡庶次第,本人名某,母某氏,具冊送呈。滿洲覺羅王以下至輔國公由長史等官開送,鎮國將軍以下至覺羅閒散由族長開送,由宗人府造入紅綾裱背之檔冊,這就是所謂的紅冊。紅冊兼滿漢文字,存者硃書,歿者墨書,規矩和黃冊是相同的。遇有繼嗣、婚嫁、爵秩襲替等,也需要按照慣例呈報,以便在紅冊上及時註入或修改。黃冊、紅冊的保管、承辦單位稱為「宗人府」(uksun be kadalara yamun),是清代管理皇族事務的綜理機構。宗人府最早在順治九年(1652)設立,主掌皇族之政令,凡滿洲皇族宗支之鑒別、玉牒纂修、宗室封爵、王公將軍之議敘、議處、紫禁城王公入值、巡幸扈從、陵廟祭祀、族務管理及學生之教育均屬宗人府的責任。近支宗室按翼、遠支宗室按旗,並各設族長、學長以治族務。宗人府設宗令一人,由親王或郡王內特簡;左右宗正各一人,在親王、郡王或貝勒、貝子、鎮國公、輔國公內特簡;左右宗人各一人,在貝勒、貝子、鎮國公、輔國公或鎮國將軍、輔國將軍內特簡。下設府丞,漢一人,掌治本府漢文事;堂主事,宗室二人、漢二人,掌守文冊;經歷,宗室二人,掌出納文移;左右司理事官、副理事官、委署主事各二人,均由宗室擔任,掌管左右翼宗室覺羅的事務。筆帖式掌滿漢文翻譯及各種文書事務,亦多以宗室任之。府內設銀庫、黃檔房、空房、宗室覺羅學,或由堂官、司官、或王大臣主之。

「滿文」(manju hergen):滿洲先世,出自女真。蒙古滅金朝後,女真遺族散居於遼東地方,游牧耕種,說的是女真語,逐漸忘卻了女真文。到了明代後期,滿洲人日常往來的書信,記事,多使用蒙古文,對外使用漢文,卻沒有自己的文字。明萬曆二十七年(一五九九)二月,清太祖倣照蒙古字創製了滿文,例如將蒙古字母的a下連接ma,就成「ama」女真語的意思是「父親」;蒙古字母的e下連接me,就成「eme」,意思是「母親」。這種方法是以蒙古字母為基礎,配合女真語音,聯綴成句,就成了一種新的拼音文字。由蒙古文字脫胎出來的初期滿文,稱做老滿文,又稱為無圈點的滿文,書寫方式是由上而下,由左而右直行。但是蒙古和女真的語音,彼此有些不同,所借用的蒙古字母,不能充分表達女真語言,人名地名,上下雷同,無從區別。天聰六年(一六三二)三月,清太宗皇太極命巴克什達海改進老滿文,在字旁加上圈點,使音義分明,同時增添一些新字母,於是滿文的語音,形體,更加完善,區別了原來容易混淆的語音。蒙文的直行與滿文的圈點,都來自漢文的書寫習慣,這也是漢文化影響邊疆民族文化發展的具體例證。達海奉命改進的滿文,叫做新滿文,也稱為有圈點的滿文。共有十二字頭,第一字頭共計一百三十一字,是第二到第十二字頭的韻母。從此以後,滿洲人已有能準確表達自己語言的新文字,滿文的創製,更加促進了滿洲文化的發展。而滿文的來源,是襲自蒙文,蒙文則源自古維吾爾文,這是十分清楚的事情。但是蒙文以前又來自哪裡,我們一般人就說不清楚了。據『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』第五卷第六號李德啟先生「滿洲文字之來源及其演變」一文指出,往上追溯,古維吾爾文來自粟特文,粟特文襲自摩尼教文,摩尼教文源自敘利亞文,敘利亞文出自阿拉米文,阿拉米文則來自腓尼基文。說起腓尼基,可是十分有名。這個古國位於地中海東岸,是西元前十二世紀時的海上強權,除了推展人類史上早期的國際貿易以外,就是腓尼基人把埃及文字傳播到東西方的。腓尼基文東傳衍生成阿拉米文,同樣的腓尼基文西傳到了希臘,變成了希臘文。希臘文又輾轉傳到了羅馬,成了我們口中的羅馬拼音。因此,我們可以說,埃及文字東傳的終點是滿文,羅馬拼音與滿文則有同源的親戚關係。因此想學習滿文的朋友,應當多多觀察了解羅馬字與滿文的同源相似處,例如,羅馬字的o與滿文的o都是一個圓圈,羅馬字的s與滿文的s都是一樣的曲線,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,所以認識羅馬字的人應該在一小時之內學會滿文字母才對。據說有人學習了三年還是不認識滿文,檢討其原因,應該是不了解滿文的歷史淵源所致,而不是滿文字母真的是那麼難懂。

「健銳營」(silin dacungga kUwaran):清代禁衛軍之一。又稱雲梯兵。乾隆十四年(1749)設置。在北京香山實勝寺旁建營,主習攻堅之戰。營兵是從滿、蒙八旗前鋒中挑選壯健者充任來的,兵額兩千,滿人居多。設總統大臣管理,下有翼長、參領等官。健銳營總統,為健銳營的主官,無定員,以王公大臣兼任。健銳營下曾設官學,是清代學校的一種,專為八旗子弟而設,算是早期的軍校。主要招收健銳營的八旗子弟。始建於乾隆五十年(1785),校址在北京健銳營附近,入校學生學習滿漢文,兼習騎射。學習滿五年考試一次,合格者以旗員、筆帖式等官職任用。光緒二十八年(1902),改併為學堂。健銳營是禁衛軍,因此名稱時常在清宮電視劇中出現。例如『庸正王朝』一劇中,八王爺要搞政變,就調動過健銳營,算是劇中的高潮。只是編劇人似乎因為不懂滿文,老把「健silin」「銳dacungga」兩字弄顛倒了,於是歷史上從未存在的「銳健營」一詞開始大行其道,連當時健銳營的大當家步兵統領隆科多都這麼說,讓戲劇的真實感打了些許折扣。

「布特哈」(butha):(一)亦作「布特罕」。滿語butha音譯,意為漁獵或打牲。引申為打牲部落。清時對居今嫩江流域及大小興安嶺一帶的索倫(鄂溫克)、達斡爾、鄂倫春、錫伯、赫哲等漁獵民族的總稱。因其皆以採捕狩獵為業,故稱。(二)清政區名。康熙(1662-1722)中,於布特哈諸族編置旗佐,設布特哈總管衙門於嫩江西岸宜臥奇,亦作伊倭奇,又稱扎克丹。在今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境內。初置索倫、達斡爾總管二員,俗稱打牲頭目。後增滿洲總管一人。光緒二十年(1894年)裁併三總管,改置副都統總理其事,並將衙署移至嫩江東岸博爾多(今黑龍江訥河縣)。 光緒三十二年(1906年)裁副都統,以嫩江為界分東、西路布特哈,分駐於博爾多和宜臥奇,各設總管,分編八旗。『達呼爾故事滿文手稿』一書中,作者胡格金台(kukjintai)是達斡爾族,也是來台的資深國代,自稱「布特哈正黃旗第十八牛彔人」,可知清代旗人範圍廣闊,包含了許多民族。

(更新:2006.02.11.張華克)

摘自:https://sites.google.com/view/taipeimanchu/man-zu-wen-hua/man-zu-bai-ke